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劳动部、财政部关于做好1995年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19 06:27:10  浏览:914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部、财政部关于做好1995年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动部 财政部


劳动部、财政部关于做好1995年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动部、财政部



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计划单列的企业集团、公司:
为了加强对企业工资总量的宏观管理和调控,进一步改进完善工效挂钩办法,做好1995年企业工效挂钩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有条件的部门(包括部、委、直属机构、总公司和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其所属国有企业经国家批准都要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不具备挂钩条件的要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办法(具体办法另定)和工资计划控制办法。所有挂钩企业都应根据本通知精神积极做好工效挂钩的各项
工作。
二、挂钩的经济效益指标,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对本单位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要求确定。企业工资总额主要与实现税利(利润)挂钩,也可实行复合指标挂钩办法。
三、新实行工效挂钩的部门(企业),其经济效益指标基数,一般以上年实际完成数为基础(上年完成数低于前三年平均数的,以前三年平均数为基础),剔除不合理部分后核定。工资总额基数,根据国家关于工资总额构成的规定,原则上以本部门所属企业上年劳动工资统计年报的工
资总额为基础,核减一次性补发上年工资、成建制划出职工掉尾工资以及各种不合理的工资性支出,核增上年增人、成建制划入职工的翘尾工资及国家规定的增资因素后确定。
四、1995年之前已经实行工效挂钩的单位,其1995年挂钩方案按下列要求审核:
1.经济效益基数的核定。
原则上以上年计提工资的挂钩经济效益数为基数。需调整经济效益指标基数的,按以下办法办理:
(1)已实行基建和生产单位统一核算和管理的企业,新扩建项目不核增挂钩的经济效益指标基数;暂未实行基建和生产单位统一核算和管理的企业,新扩建项目移交生产后,在按该项目增加的人数相应核增工资总额的同时,参照同行业或该企业人均效益水平,核增挂钩的经济效益指
标基数。
(2)跨单位成建制划入划出,原则上按上年决算数,调整经济效益指标基数。
2.工资总额基数的核定。
原则上以上年企业工资清算应提取的工资总额为基础核定。调整因素按以下办法办理:
(1)按规定核增企业上年实际接收的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增加的工资,暂未实行基建和生产统一核算与管理的企业新建项目由基建移交生产后增加人员的工资(冲减上年国家统一安排的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后,按剩余的实际用工人员增加工资);成建制划入(出)人员的工
资按实际发放数核增(减)。
(2)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企业工资改革适当解决部分企业工资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经劳动、财政部门批准1994年单列的工资,1995年纳入工资总额基数。
(3)1993年、1994年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台的物价补贴(以正式文件为准),经劳动、财政部门批准后,核增工资总额基数。1994年底后,再出台的地方性物价补贴,一律从新增效益工资中解决,不得调增工资总额基数。
(4)对1994年未经劳动、财政部门批准超提、超发新增效益工资的,按劳动部、财政部、国家审计署颁发的《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实施办法》处理,并一律追回,同时按工资基数的5%进行一次性扣减。
(5)对1995年未经劳动、财政部门批准,企业擅自在工资总额基数外单列的非正常增长工资,除责令其取消外,相应补交有关税收,并按单列的非正常增长工资额度的10%核减工资总额基数。
五、建筑施工企业继续实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办法。
1.计提含量工资的产值口径和含量工资的口径仍按建设部、劳动部、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关于一九九三年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建施〔1993〕663号)中第一条、第二条的规定执行。
2.已经核定的工资含量一般不做调整。交通费、洗理费尚未纳入工资总额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经批准可调整工资总额及含量。
3.有条件的施工企业经批准应实行工资总额与实现利税(利润)和建筑施工产值复合挂钩的办法。
六、对由于国家政策等非劳因素影响,而使企业经济效益增长过快的,在计提工资时要做适当扣除。
七、从1995年起,挂钩企业都要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率作为提取新增效益工资的否定指标,并以1994年末财务决算数中所有者权益数为1995年所有者权益基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大于100%为国有资产增值;等于100%为国有资产保值;小于100%的为国
有资产未保值。未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不能提取新增效益工资。计算公式为:
期末所有者权益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00%
期初所有者权益
八、凡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的,从1995年起按“两低于”原则,在保证出资者权益的前提下,调控职工工资水平,不再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
九、凡工资总额基数与挂钩的经济效益指标基数倒挂的企业,从1995年起,劳动、财政部门相应调减其挂钩浮动比例(或含量)。
十、各部门(企业)要认真编报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方案,于1995年11月底按现行管理体制报劳动部、财政部审核批准后执行。1995年12月15日后,对逾期不报的挂钩企业,两部将按照有关政策直接下达各项基数及比例。
各地区要参照本办法审核所属国有企业的工效挂钩方案。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要求,于规定时间内,认真汇总挂钩企业统计报表,并将报表一式两份及必要的文字材料报送劳动部、财政部备案。



1995年9月29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检察院


1998年12月05日

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高检发[1998]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的意见》,是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的基本准则和依据。各级检察机关务须认真抓好落实,努力把全国基层检察院整体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的意见


县(市)区级人民检察院是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基本单位,是推动检察工作全面健康发展的生力军,对检察工作全局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适应依法治国和检察事业跨世纪发展的需要,特就进一步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的总体要求、指导原则、目标和步骤


1、基层检察院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指针,坚持以法为本,以人为本,依法建院,从严治检,全面提高检察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把基层检察院建设成为司法公正、纪律严明、形象良好、人民满意的法律监督机关。


2、基层检察院建设必须遵循以下指导原则:


――坚持全面正确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


――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基层检察院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


――坚持依法建院,从严治检。依法规范基层检察院各项建设,规范检察人员执法行为,推进基层检察院建设向法制化、规范化、正规化发展。


――坚持以提高检察人员的整体素质为根本。把教育培训摆到战略地位,以检察队伍素质的提高促进检察工作的发展。


――坚持有效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增强基层检察院建设的生机与活力。


3、基层检察院建设应努力实现“五个好”目标:(1)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尤其要有一个好检察长。努力把基层检察院的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执法严格、廉洁务实、开拓进取、团结战斗的坚强领导集体;(2)培养一支好的队伍,努力建设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的专业化基层检察队伍;(3)建立一套好的机制,用法律、制度和纪律管人、管事,规范执法行为和工作秩序;(4)创造好的工作业绩,全面履行检察职责,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5)树立一个好的形象,依法办事、公正司法、文明办案,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4、全国基层检察院都要按照“五个好”目标搞建设,上级检察机关要依据“五个好”要求抓基层,并按年度组织实施,分阶级抓好落实。


第一步;当前必须全力抓好教育整顿全面攻坚和成果巩固工作,使执法思想得到进一步统一和端正;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得到充实调整和加强;检察人员违法违纪问题得到严肃查处,基层检察队伍按照要求得到清理;各项规章制度和机制得到健全和完善;查办案件、法律监督等各项检察业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第二步;用两年左右时间,全面打牢基层检察院建设基础,从根本上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建设整体水平。争取到2000年,全国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基层检察院,达到或基本达到“五个好”的目标。


第三步:到2003年,绝大多数基层检察院达到“五个好”的要求,实施领导班子坚强、队伍素质优良、管理机制规范、各项保障有力、业务成效显著、社会形象良好。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为发展检察事业、完善检察制度、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大力加强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建设


5、检察长是加强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和全面建设的关键,要高度重视对基层检察长的选择、培养和使用。严格按照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检察官法及有关规定,加大协助地方党委管理干部的力度。基层检察院拟任正副检察长,必须从熟悉政法工作、符合检察官法规定条件的干部中选任;必须坚持与地方党委组织部门共同考察;提请任命之前必须征得上级检察院党组同意。对违反法律规定和程序选举的检察长,上级院检察长要依法提请同级人大常委会不批准任命。争取用两年左右时间,对基层现任检察长轮训一遍,使他们在理论水平、执法水平、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等方面都有一个大的提高。依法保护因秉公执法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基层检察院领导干部。基层院检察长要讲政治、懂法律、善管理、会协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6、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领导班子建设的首位。基层检察院党组中心组学习必须保证时间,提高质量。注意结合实际学习掌握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不断增强坚持党的领导、人大监督、服务大局和服从上级检察院领导意识,提高从政治和全局上观察、分析和处理基层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领导基层全面建设和解决班子自身问题的能力,增强公正执法和廉洁自律的自觉性。领导班子成员必须严格坚持党内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坚持半年党组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


7、优化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整体结构。上级检察院要着眼于发挥整体效能,积极协助地方党委,优化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努力做好结构合理、梯次配备、优势互补。地(市)级检察院要结合平时或届中考察,及时发现和解决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建设中的问题。建立基层检察院后备干部人才库并纳入地方党委规划。基层检察院要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广开选贤任能之路,主动向地方党委和上级检察院推荐后备干部。到本世纪末,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中至少要有一名35岁左右的年轻干部。领导班子成员中具备法律大专学历的比例,要争取达到70%以上。


8、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坚决执行地方党委和上级检察院的指示,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拖沓应付现象,坚决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倾向。健全完善党组议事规则,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组集体讨论决定,保证各项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党组成员要认真履行职责,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完善下级对上级、党组对地方党委、个人对组织的重要事项报告制度。


三、努力提高基层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


9、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提高基层检察队伍的政治素质。基层检察院必须设立政工机构或专职政工人员,充实加强政工力量;保证理论学习和政治教育时间,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干警头脑;针对新形势下检察人员的思想特点,加强服务大局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和廉洁从检、秉公执法教育。突出抓好经常性的检察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教育、增强检察人员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克服和纠正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倾向,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推进基层检察院的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办案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干部要坚持与干警谈心制度,院党组半年、党支部每季分析一次队伍思想动态;依靠群众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其渗透到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基层院各级领导实行“一岗双责”,既抓办案,又抓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注意充分发挥中层干部的作用,建立以中层干部、支部成员和党小组长为主体的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利用谈话诫勉等方式,结合办案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各种不良倾向和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


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性和战斗性,培养良好院风。关于发挥党的传统政治优势,弘扬正气,狠刹歪风。尤其要注意培养、树立和宣传各个方面的先进典型,力求在全院形成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思想氛围,形成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良好院风。上级检察院要加强对基层检察院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检查和考核。


10、切实抓好学习培训,下大力提高基层检察队伍的业务素质。认真落实《1996――2000年全国检察机关教育培训规划》。省级院和地(市)级院要加强对基层院副职、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的集中培训,新进人员的岗前集中培训。有条件的基层检察院,也可采取请人辅导、派出进修、短期集训等方式,加强对上述人员的培训。争取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适应性培训、岗前培训、职务培训、晋升培训等,使所有检察人员普遍轮训一次。


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着重提高实际业务能力和办案水平。组织业务知识竞赛和应知应会的知识考试;组织模拟法庭,提高公诉水平;组织业务论文和司法文书评比。开展评选“优秀公诉人”、“优秀侦查员”等各类专业人才活动。提倡和鼓励检察人员成为业务尖子或专家,造就一大批业务骨干和办案能手。


11、鼓励和支持干警学习法律和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基层检察队伍的法律和科技素质。鼓励检察人员参加各类成人教育,特别是法律专业自学,力求到2000年,基层检察官队伍50岁以下人员中,法律专业比例达到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总人数的85%;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基层检察院法律专业的比例,也应逐年有所提高。有计划地组织大专以上业务骨干更新知识结构,逐步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向科技要战斗力。组织检察人员学习计算机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用现代科技武装检察队伍,增强同犯罪作斗争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12、强化基层检察院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抓好检察队伍作风养成。制定和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业务建设制度和行政管理制度,健全其他各项制度和规范,使基层检察院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能有章可循,并按制度和规范严格管理,严格执行。


四、改进和加强基层检察院党的建设


13、基层检察队伍是以共产党员为主体的队伍,基层检察院必须按照党章规定,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切实加强自身的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加强党的建设带动队伍建设,促进全面建设,保证廉洁执法,公正执法。


14、严格依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健全完善基层党的组织。党员人数较多的业务部门,可以建立党的支持,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根据办案和其他检察工作的需要,独立活动时间较长并有三名以上党员的办案组、工作组,应建立临时党小组。


15、健全落实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重点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民主评议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制度,严肃党的组织生活;党支部要从检察行业特点和本单位实际出发,丰富和活跃基层党的生活,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发展和管理,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6、切实加强对党员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党支部(党总支)定期检查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向全体党员通报并向党组汇报;了解掌握并向党组反映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勤政情况。对群众意见较大的党员干部,及时谈话提醒。不是党组成员的党总支或党支部副书记,应列席党组民主生活会和党组有关会议。


17、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党员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严格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锻炼。选好配强纪检干部,充分发挥其作用。实行领导干部廉政建设责任制。上级院要加强对基层院党员领导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查处。基层检察院党组织要严格按党规党纪查处违法违纪党员;触犯刑律的,坚决追究刑事责任。


18、基层检察院党组要把机关党建工作列入党组工作议程,定期讨论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在完成本部门任务中的保证、协助和监督作用,支持机关党组织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党组书记要亲自抓机关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协调解决党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五、依法规范基层检察院各项业务建设


19、坚持用正确的执法思想指导检察业务工作。正确认识检察机关的性质和职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监督,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法独立公正在行使检察权,注重办案质量和办案效果,严格执行实体法和程序法。


20、坚持依法监督,全面履行职责。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积极查办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强化对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切实做好维护稳定工作,积极开展预防犯罪工作,是基层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责。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全面正确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维护宪法和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做到不越权,不失职。力求达到执法严肃公正,办案及时准确,法律监督有力,预防犯罪有效。基层检察院检察长要带头依法办案,检察委员会要依法履行职能。


21、坚持文明办案,遵守诉讼程序。依法保护案件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坚持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坚持和完善“检察长接待日”制度。依法规范文明接待和文明办案用语,规范执法行为,摒弃和杜绝准、硬、横、粗等不良习气和失职、渎职行为。严格执行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案程序的规定,确保各项业务工作依法进行。牢固树立证据观念,在依法收集、审查、固定、运用证据上下功夫,严禁刑讯逼供及其他违法收集、使用证据行为的发行。坚决杜绝致使犯罪嫌疑人死亡、自杀和脱逃等重大责任事故。


22、坚持公正执法,确保办案质量。严禁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努力使所办的每一个案件都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准确、程序合法,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要建立办案质量保证机制,建立健全各个办案环节的业务规章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严格审核把关,从监督管理上保证办案质量;改革办案考核方法,建立科学的办案考核体系,从考核机制上保证办案质量。定期开展执法大检查,及时纠正错案。


23、坚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办理案件要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律权威,正确处理查办案件与服务大局的关系,并结合办案抓好犯罪预防工作,确保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加强基层检察宣传,增强检察工作的影响力和透明度,树立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


六、以改革精神抓好基层检察院机制建设


24、改革和完善人员进出机制。要牢固树立依法管理队伍也是改革的观念,认真落实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检察官法和司法警察条例,落实考试、录用、考核、培训、奖惩、任免、晋升、辞职、辞退等项制度。依法严把人员进口,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录用检察人员,坚持凡进必考,公开招考,严格考试考核和审批审核。所有新进人员,必须逐级报省级检察院审核。要优先录用政法院校毕业生。依法疏通基层检察人员出口。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思想、组织和纪律作风整顿,依法处理和清理违法违纪人员。今后要定期对检察人员进行综合素质考试考核,不合格者离岗培训,仍不合格者予以辞退或限期调离。


25、改革和完善竞争激励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积极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功者奖、过者罚、劣者出”的竞争激励机制。基层检察院要普遍推行中层领导职务竞争上岗和干部双向选择,逐步推行任期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对于竞争上岗的中层领导干部,要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对于在双向选择中落聘的检察干警,要实行待岗培训、试岗、下岗制度。普遍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和奖惩。基层检察院干部的职级、法律职务晋升和表彰奖励等,都要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激励竞争精神。要依法保护检察官的合法权益,保护检察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按照“五个好”的要求,积极开展“争创先进检察院,争当优秀检察官”和地方党委、政府组织的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充分运用奖惩手段,大力宣传、表彰和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你追我赶、奋发向上,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


26、改革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强化以分散和制约个人、部门权力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监督机制。推行检察长易地交流、任职回避和中层干部岗位轮换制度。在保持业务骨干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同一岗位任职五年以上的一般要轮岗,主管同一业务时间较长的副检察长一般要改变分工;侦查和批捕起诉,应由两名副检察长分别主管;内部业务部门之间要建立严格的工作程序,各司其职,相互监督,加强制约;严格实行逐级报告、审批制度,重点加强对自侦案件办理情况的监督,对重大案件要实行全过程跟踪监督。严格推行错案责任追究制。


强化以“检务十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外部监督机制。认真落实高检院有关决定,全面推行检务公开制度。面向社会公布检察人员违法违纪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向发案单位发放廉政监督卡,实行案后回访,强化社会和家庭监督。要认真落实高检院有关规定,加强重要案件请示报告,加强与人大和人民代表的联系,自觉接受党委、人大和上级检察院的监督,自觉接受其他司法部门的制约。


七、逐步改善基层业务装备和工作生活条件


27、基层检察院改善业务装备和工作生活条件,要坚持量力而行、厉行节约、保证重点的原则,把基点放在依靠党委政府和艰苦创业上,力求与办案和工作需要相适应,并随着当地经济发展逐年有所改善。防止不切实际追求高标准,严禁以乱拉赞助等方式改善物质条件。


28、努力保证办案急需装备、科技设施和干警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逐步配备与业务工作相适应的交通、通讯、检验、视听、微机等设备,加强技术用房和通讯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办案快速反应能力。


29、积极争取和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改善工作生活设施。有条件的基层检察院,可建立图书资料阅览室,重大节假日组织文化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机关氛围,提高检察人员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院党组要关心干警的工作生活,积极协商有关部门,尽力解决好检察人员的住房、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和两地分居等问题。


30、上级检察院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政法机关“吃皇粮”的决定,主动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努力保证基层工作需要。对欠发达地区的基层检察院要给予重点扶持,争取一定的专项补助。


八、上级检察院要加强对基层检察院建设的领导


31、实行领导机关抓基层分级负责制。高检院要加强对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的宏观指导,同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基层检察院,建立联系点,以点带面;省级检察院要加强对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的分类指导,抓先进,带中间,促后进;地(市)级检察院要加强对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的具体指导,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发现并帮助解决问题。领导班子成员要分工直接联系不同类型的基层检察院,每年要有不少于两个月的时间下基层指导工作。


32、牢固树立为基层建设服务的观念。改进领导方法,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努力为基层多办实事。上级检察院要在领导精力、工作安排、经费投入等方面,向基层检察院倾斜。制定规划、部署工作要符合基层检察院实际;精简会议和文件,减少各种评比活动,使基层检察院把主要精力用于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到基层指导工作要轻车简从,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基层检察院的请示,上级检察院要认真研究,及时予以协调或答复。


33、加强调查研究,实行分类指导。上级检察院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注意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探索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的基本规律和有效途径;要结合对基层检察院全面工作的考核,按照“五个好”的标准,分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对后进院要派得力干部下去帮助工作,对中间状态的院侧重协助选好争先方向和路子,对先进院要不断提出新的目标,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尤其要着力抓好后进院转化工作,提高基层建设整体水平;要高度重视用典型指导工作,高检院侧重抓好在全国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重大先进典型,省级检察院和地(市)级检察院要抓好在本地有影响的先进典型,带动和推动基层检察院建设全局。


34、各级检察机关要按照本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的具体规划或实施细则。


35、从1999年起,每年都要将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情况向上级院写出报告。

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商务部


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商服贸发[2011]463号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会展业发展要求,为推动会展业健康有序发展,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重要意义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面广、关联度高,发展潜力大,其发展程度体现一个国家文化、经济和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发展会展业,能够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直接拉动和间接带动相关产业和配套行业发展,引导产业升级与转移,促进就业,拉动消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新发展。当前,会展业已成为行业间、地区间和国家间交流与合作的桥梁纽带,宣传推介各行业和各城市的窗口平台,反映一国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会展业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将日益凸显。因此,必须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认识发展会展业的重要性,把其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紧抓好。

  二、基本状况

  “十一五”时期,我国会展业发展迅速,2010年,我国举办展览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展览会项目6200余个、总面积 7440万平方米,专业场馆300多个、可供展览总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我国会展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受到国际会展行业的青睐,吸引了一批国际会展企业跻身中国市场,促进了我国会展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我国会展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总体来看,我国会展业结构不合理,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偏低,国际竞争力不强,仍处于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效益的粗放型发展状态,对服务业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亟待提高。因此,必须加大对会展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会展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创新,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法制化”的方向,遵循“低碳、环保、绿色”的理念,经过“十二五”时期的不懈努力,把会展业培育成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先导性产业,逐步提高我国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力,力争使我国从会展大国发展成为会展强国。

  四、总体目标

  在规范秩序、完善统计、确定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筛选、专业评审,抓大放小、扶优选强,突出重点,做大做强几个综合性龙头展会,搞好搞活若干个区域性重点展会,做精做实一批专业品牌展会,培育几个有一定影响力的境外展会,打造若干展览中心城市和核心展馆,造就一批大型办展实体和人才队伍,形成与国际水平接轨,服务体系完备、服务品质优良、市场竞争有序、专业化程度高的会展业发展格局。

  五、基本原则

  以“整合资源,错位发展,提高质量,调控总量”为宗旨,以统筹规划、规范市场、引导促进为核心,处理好全国布局与区域发展、境内展与出国展、国际展与内贸展,综合展与专业展、政府主导与商业运作的关系,推动会展业健康有序发展。

  六、主要任务

  (一)加强产业规划。各行业、各地方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开展符合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特色的会展活动,各展所长;理性布局大型场馆建设,避免对展会资源的恶性竞争。逐步实现地区和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合理定位,形成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竞争有序、协调发展的格局。根据行业和地方实际,定期发布引导支持的展览会目录,加快会展业科学布局和结构调整。

  (二)加快市场化和专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强政策导向,创造条件,着力完善市场运行规则,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鼓励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重视资本对会展项目规模化和打造龙头市场主体的积极作用。加快政府主导型展会的市场化进程,逐步淡化政府主导色彩,适度调控政府主导型展会。重点支持专业化展会,引导综合性、区域性展会逐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各类展会的专业化水平。

  (三)着力扶持品牌展会发展。研究建立以行业标准为基础的科学合理的展会评价指标体系,鼓励建立和发展评估机构,提倡第三方评估。在此基础上,评选、认定和扶持品牌展会,鼓励按照区域和行业特色发展各类特色展会,努力打造区域特点显著、产业特色鲜明的品牌展会,推进有基础、有条件的展会向国际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

  (四)引导各类会展主体协调发展。鼓励大型龙头骨干会展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参股、联合等形式组建国际会展集团,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会展领军企业,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支持各类中小企业与展馆、制造业企业、商协会等开展合作,培育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

  (五)推动构建会展业服务体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着力培育市场和优化服务。充分利用会展活动带来的人才、信息、资金和技术,推动产业联动发展。大力发展会展相关产业,加速构建以交通运输、通讯、金融、物流、娱乐、旅游、餐饮、住宿、教育等为支撑,策划、设计、广告、印刷、装修等为配套的产业集群,形成行业配套、产业联动、运行高效的会展业服务体系。

  (六)夯实行业发展基础。结合行业特点和市场需求,构建会展业行业标准体系,制订和推广经营服务、等级评定、从业人员资质和岗位规范、信息技术等一批行业标准。健全会展业统计制度,完善指标体系、调查制度和统计网络,及时掌握行业运行和发展的全面信息,建立信息发布平台,为制订产业政策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七)稳步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建立全行业诚信体系,开展“诚信办展示范”活动,树立一批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管理规范、服务到位,能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接受监督的诚信办展典型。探索建立信用档案和违法违规单位信息披露制度。推动部门间监管信息的公开和共享,实行信用分类监管,切实推动会展业的信用体系建设。

  (八)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国际展览业组织、会展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开展办会办展、场馆设施、人员培训、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广泛合作。科学引导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人员进入中国会展市场,引进国际知名会展品牌到境内合作办展,提高境内展会的质量、水平和效益。组织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参展办展,扶持品牌展览和会展主体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我国会展业的国际影响力。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强对会展业的整体协调和统筹管理。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分清职责,整合资源,对会展业进行宏观指导、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密切与发展改革、工商、公安、消防、海关、质检、知识产权等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引导、规范和促进会展业发展。

  (二)完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完善现行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制度,清理废止阻碍行业发展和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在健全市场机制,优化市场环境,规范经营秩序的同时,简化管理程序,推行网上审批,建立相对统一的内外贸会展业管理体制。

  (三)出台扶持政策。研究制订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加大对会展业的资金支持力度,落实会展活动承办单位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相关土地使用政策,为会展主体提供融资支持。

  (四)优化公共服务。建立和完善会展业公共服务体系,扶持发展会展业公共服务平台。利用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为会展活动和办展企业提供信息和宣传服务。协调相关部门,为展会活动提供展品通关、安全、交通、住宿、餐饮、通讯、物流、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优质配套服务。

  (五)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尽快修订并贯彻落实《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加强会展业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和鼓励办展主体通过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手段保护展会知识产权。会同有关部门,为展会主办单位和参展商提供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指导展会主办单位设立专门机构、制定专门措施,在防止参展产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同时,保护参展商自身知识产权。

  (六)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会展职业教育和培训,鼓励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与大专院校和培训机构合作培养会展业专门人才。探索建立会展专业人才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引进国外高层次会展策划、市场营销和管理人才。

  (七)加强行业自律。积极推动成立全国性会展业中介组织,充分发挥现有行业中介组织“服务、协调、自律”作用,加强行业协调与监管。行业中介组织要加强与政府、行业、社会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协助政府部门积极开展行业自律、指导咨询、制定和推广标准、统计调查、行业培训、信用建设、评估认证、信息发布、政策研究等工作,指导企业运用行业标准,遵守经营准则,开展良性竞争;同时提高行业整体素质,依法自我保护,维护行业合法权益,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八)加强理论研究。鼓励支持专业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会展业的科学理论研究和应用性技术创新研究,着力研究会展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会展业经济理论、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建议。

  (九)抓好贯彻落实。各地会展业务主管部门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特点等情况,按照本指导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制定符合本地会展业实际的发展规划,建立工作协作机制,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出台政策措施,提供保障与服务,促进当地会展业又好又快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